影響陶瓷光澤度的因素和光澤度的檢測
一、什么是陶瓷光澤度?
光澤度是表示陶瓷表面的平整光滑程度,一般取決于陶瓷表面的反射光能力。當陶瓷表面足夠平整光滑時,則對光線的鏡面反射能力強,那么測出來的光澤度就越高。反之表面粗糙,光線照射在陶瓷表面產(chǎn)生的鏡面反射就少,測得的光澤度就低。當然這里的光滑度和光澤度并不是一個意思,二者相互關(guān)聯(lián)。
簡單來說,我們說的陶瓷光澤度就是我們常說的“反光”能力。一束光照射在陶瓷表面,我們在其鏡面反射角度觀察越“亮”,說明其光澤度越強。當然,這里的光線入射角度和觀察的反射角度不同,都會導致我們對光澤度判斷上的差異。
二、陶瓷光澤度的影響因素以及檢測:
陶瓷的光澤度主要受到表面釉層以及粗糙度的影響。陶瓷產(chǎn)品的釉層一般是厚度為0.1mm的、有一定色彩并混有少許晶體和氣孔的玻璃。釉層的光澤程度,就會導致陶瓷表面光澤度差異。
1、陶瓷配方
在陶瓷生產(chǎn)中,坯釉配方是保證產(chǎn)品質(zhì)量的基礎(chǔ),而配方中每種原料的作用也是舉足輕重的,不同坯釉配方生產(chǎn)的陶瓷光澤度一般不同。陶瓷的光澤度與油層表面平整光滑程度和折射率有關(guān),它取決于光線在釉面產(chǎn)生鏡面反射的程度,是成瓷產(chǎn)品的重要表觀質(zhì)量指標之一。
2、制釉工藝
對釉用粘土原料進行精選,除去雜質(zhì)和有機物,對含游離石英和云母較多的粘土預(yù)先進行淘洗加工,提高純度。對釉料中那些加熱體積變化較大的原料,更好先單獨煅燒再配料,即以熟料的形式引入釉中,使晶形和體積趨于穩(wěn)定。適當提高釉料的細度,采用熔塊釉時,釉料中的石英全部加到熔塊中,使之形成均質(zhì)的玻璃體。
3、制釉溫度
影響釉面光澤度的表觀缺陷有針孔、波浪紋、桔釉、釉縷燈。為了提高瓷器的釉面質(zhì)量,在擬定釉料配方時應(yīng)考慮使釉面具有較高的折射率、較高的始熔溫度,因為這更有利于燒成時分解氣體的排除,減少釉面針孔缺陷。
4、陶瓷光澤度的檢測
檢測陶瓷的光澤度建議使用林上LS192光澤度儀。這款儀器的測量數(shù)據(jù)非常準,可以媲美德國的BYK,而且符合國家一級機的標準??梢源_保通過國家計量院檢測。使您的光澤度測量無后顧之憂。